《陜西工人報》:奮斗是槳 初心為帆 |
||
|
||
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,舉止談吐溫文爾雅。記者在“王聰會陜西省技能大師工作室”初見王聰會時,完全想不到他是一名全國技術能手。“明明可以靠顏值,卻偏要靠技術。”雖是一句玩笑話,用于王聰會卻非常合適。 今年4 0 歲的王聰會,從一名普通車工到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,他用雙手不僅打開了自己人生不斷攀登成長的新窗口,也打開了中國光電關鍵工藝技術持續發展的新局面。 自己翻譯英文說明書 1 9 9 9 年,剛從學校畢業的王聰會被分配到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。最初是在車間做車工,但是不到三個月,就被調到加工中心做操作工。 “領導說交給我一個‘新玩意’,是單位新引進的一臺五軸加工中心機床,在當時算是全國最先進的機器。”王聰會回憶著,眼睛里依然掩飾不住那股興奮勁兒。 回到車間,看到這個“新玩意”,瞬間愁眉不展。因為機床上的文字、說明書全是英文,連按鈕是啥意思都不知道,更別說怎么操作! 作為一名剛畢業的中專生,王聰會的英文水平本就不高,更何況要翻譯專業英語。為了啃下這塊“硬骨頭”,他的口袋中經常揣著英漢詞典,著魔似的背單詞、請教專業翻譯人員。 上班圍著機床轉,深夜坐在宿舍學,反復探索試驗。歷時三個月,他不僅完成了說明書的翻譯,掌握每個操作按鈕的功能,還學習數控編程和機床操作方法與技能,保證新設備投入使用。 王聰會自己學會后,總結經驗方法在同事中推廣學習,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數控銑削班組。 從工人到領軍人才 王聰會一直從事三軸、五軸加工中心的編程和操作工作,長期承擔國家級、集團公司級科研項目中關鍵零件的試制任務。“試制加工都是從0 到1 的研究,必然會遇到各種工藝、加工難題,創新攻關不容置疑是每天的作業。”王聰會說。 2 0 1 4 年,車間在加工某零件時,連續兩批都因產生裂紋而報廢。仔細排查后,發現是由于零件材料特殊、結構單薄、應力集中等問題導致。他開始組織成員逐項列出原因,提出優化設計直角、退刀槽工藝處理、在線檢測以觀測切削變形等多項措施,最終解決這項工藝及加工難題,并榮獲中國兵器質量協會一等獎。 2 0 余年不懈地學習鉆研,他掌握數控銑、三軸、五軸加工中心操作技能,擅長弱剛性零件加工、數控經濟加工和鈦合金高速銑削,成長為單位數控加工領域的領軍人才。榮獲了中國兵器關鍵技能帶頭人、三秦工匠、陜西省首席技師、全國技術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。 當被問到“你為啥能干得這么好?”他仔細想了想說:“是新時代的好政策、光電所的好平臺,以及工匠精神更好地激勵著我、鞭策著我。” 把帶好團隊當成責任 “學業專、技術全、能吃苦。”公司工會干事徐長立這樣評價他。 “遇到技術難題就找他,他總會千方百計解決,從不怕費時費力。”王聰會因為“技術強”在同事中的“點擊率”很高。 工作2 0 余年,王聰會個人牽頭申報兩項專利,完成1 0 項先進操作方法和特色操作法。他帶領團隊,完成了近百項技術革新和工藝改進等課題,先后完成了上萬件零件加工任務,創造經濟價值兩千余萬元。 “這些成果都是從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、創新攻關、總結提煉形成的,我也會將這些經驗所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。”王聰會說。他把帶好團隊當成自己的責任,先后培養后備人才8 名,其中2 名成為公司級關鍵技能帶頭人,3 名在陜西省、兵器集團技能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。 奮斗是槳,初心為帆。“工必為之純,品必為之精,業必為之勤,行必為之恭,信必為之誠”,王聰會堅持信念奮戰在兵工業的第一線。“作為一名兵工人,‘身懷匠心創精品,精品銳器鑄國防’將是我堅守終生的初心使命。”王聰會堅定地說。 |
||
關閉窗口 |
| ||
| ||
| ||
|